与张晓寒老师因缘说
文/吴建生
人与人是要有缘份的,认识张晓寒老师也是一种缘份,可惜太短。因此,现在想来十分嫉妒林良丰。人家有先天缘份,又有自己的聪慧。从少小到成年一直跟着张老师学艺做人。
话说主题吧,一九八五年夏末,我在双十中学任教时,举办附设业余美术培训班。邀请张老师前来授课。一来二往混得蛮熟。之中,得到两个好处;一是说话直接。二是可以从张老师身上学习到知识和为人处事。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这是《易经》上的一句话。意思是说易道既广又大,讲到远的事物则遥无边际,从近处来说它精审正确,讲述天地间的事物则是无所不包。张老师在给学生授课与示范技艺时,常常是体现这样一种状态。会延伸出许许多多日常事物的点点滴滴。来启发,来旁证,意味深长诱导学生认识事物。有次画鼓浪屿景致时,旁边站着两位海军学员。他说海上花园鼓浪屿要靠解放军来保护,接着便着笔添画上一炮艇。学员们为之乐了。这就是记忆中的张晓寒老师,风趣、慈祥、内涵又平和。
人生是一部哲学书。深入进去便充满了哲理。敝人少年时气盛好动,颇俱侠肝义胆,不知天高地厚。常携同书画界年青的朋友一起搞社会活动;参与展览,组织义捐,慰问部队,宣传政府公益,等等。疯疯癫癫出尽“疯”头。然而缺乏高人指点。艺事无为也。此时,又羡慕起林良丰有张晓寒这样一位师长。
回到正题。当时伙同一帮共青团友人,创办了“白鹭书画会”。近水楼台就对张老师开口题字。不料,两天后张老师竟亲自找来双十中学传达室。拆开信封一看,里头写了三条题字任选,并附了一封短信(可惜遗失)。此事一直令我感动不已。前段时间整理堆陈物品,又找着了张老师的题字,倍感亲切。在与良丰兄闲聊中提及此事。良丰说你把它写一篇吧,因此便有了此文的题目。
人生缘份十分难得,情人浪漫、夫妻之爱、朋友之谊,惜短珍长。有人说今世种因,来世成果。是吗?
在张晓寒老师病重期间,我去探望了二次(至今无法忍受熟人病重的场面)。能给什么呢?此事,又想到良丰兄,张老师病重期间精心护理、无微不至。他是张老师值得慰籍的学生之一。
张晓寒老师一生历尽坎坷,意志弥坚,可歌可泣。作为师长,成就楷模。限于篇幅,急就一首五绝作为小文的结束。
鹭岛彩云松,巍然屹立中,莘莘学子楷,弘业筑勋峰。
二○○六年二月三日于高瞻阁
1985晓寒先生与吴建生等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