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感恩 怀念 情谊  

文/晋葛洪


松林缘书画集出版问世了。这是一本为怀念老師芴辑录的画册。在今天,可以说是一件极其有意义的事情。

建国后,福建厦门第一代艺术学子,如今已是八十岁、七十岁的老同学了。在这里还包括了更年轻先后受教于恩师的中青年朋友,大家有缘相聚,真可说是其乐融融情谊深深…………。回想过去,都有一种感恩的心情,想念前辈师尊张云松先生和杨夏林先生……

多少年过去了!同学们走上了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有从事艺术教育者、有专职画家、工艺美术家、雕塑家、书法家、也有从事企事业的工作,他们都坚持不忘读书练字作画,对社会多有贡献,在海内外颇有影响。可以说:这一辈学子很好地承继了先师们谆谆教导,十分重视“尊师重道,薪火相传”的古训。

尊师重道,是人类文明的共通德性,是美德,中外都是一样的。尊敬师长,重视教导,一说为“尊师敬道”讲的都是一个至理。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校园内外充满尊师爱教的亲情,师生关系极为融洽,那时候艺术院校的学生都尊称老师为先生的。

张晓寒先生,又名云松,杨嘉懋先生,又名夏林。故此,老校友们不忘师尊恩泽成立了松林社。两位先生的一生历经磨难,表现了他们是追求进步,正直正义热爱祖国的爱国者。他们接受了时代的召唤。

为国家、为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艺术教育呕心沥血,苦心经营,无功无利,培养了许多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材。两位先生是著名画家,忠诚的美术教育家。作为画家,那纯朴真挚的激情溶于笔墨,对生活、〝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松林缘书画集出版问世了。这是一本为怀念老师而辑录的画册。在今天,可以说是一件极其有意义对祖国大地有着一种原初的敏锐感受;在作家笔下,使得绿水古树茂林的内在形象音色鸣奏出主旋律,歌颂了八闽一片热土;画家追求时代静美中蕴藏着的强大生命力,借助于抒情的笔墨来净化心灵。他们是有理想有见解、有胆识情操爱国的画家。难能可贵的是:张云松先生一直关心,重视福建地区优秀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如:历史名窑口德化的陶瓷,享誉世界的泉州木偶,独树一帜的福州漆艺等等,对恢复、发展、繁荣福建工艺美术事业作了许许多多有成效的工作。先生是平易亲和的社会活动家。先生的高尚人品、卓越的艺术成就和社会活动业绩影响着后辈学生以及学校的良好学风和校风。

0一二年教师节前,松林缘书画集辑录老同学和同道好友们的许多优秀作品,藉此缅怀恩师,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体。挚友松林社的杨胜先生邀我为画集撰文作序,实实不敢承诺。勉为其难应允下来有因;一是云松先生和夏林先生是相识的师辈,二是画集作者诸君又多是艺术教学同道,难以辞谢,也就答应下来了。

恭写这篇难忘恩师小文前后,拜读了先生的生平纪事、画作和诸多美文,我有机缘又一次亲身感受到了情谊、怀念、感恩师尊感情的可贵。我体察到一种真挚、炽烈、圣洁的亲和力量。

这力量本身就是美。是的,天地有大美。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晋.葛洪